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 觉醒课堂> >

育儿频道 | 很多家长不知道,儿童保健最重要的是消化系统

发布时间:2016-10-11 10:08:00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原创

很多家长也许不知道,儿童保健最重要的是消化系统。孩子没胃口偏食、便秘,可能是由脾胃虚寒、肠道功能受损引起的,只要养好脾胃,宝宝就不易生病。  儿科主任医师许教授传授儿童肠道保健知识,受到数百家长追捧。小孩天生虚寒要养肠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许教授指出,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跟脾胃有关。要想孩子身体健康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好脾胃,消化好。小儿的五脏六腑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状态,家长不能将儿童作为成人的缩影来对待。许教授表示,儿童一般都是虚寒之体,体内阳气不稳定,因此儿童保健应该以健脾补气为重,要注意胃肠功能的保养,切忌过饱、多食寒凉之物。如果在孩子3岁之前,能够把胃肠保护好,以后孩子就能少病少痛。育儿三弊:过饱、过暖、过服凉茶

许教授表示,孩子还不懂事,吃东西不会节制,或者有时候孩子不想吃,家长就哄着他逼着他吃,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过饱,伤害肠胃。他说:“我的经验是,孩子不想吃,家长不要去理,孩子太能吃家长就要控制。”
 
“重衣温暖,如阴地之草木”,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观点,意思是孩子穿衣过暖,是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就像阴地里照射不到阳光的树木一般。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穿件短袖,却给孩子穿两件衣服,怕孩子冻着。其实孩子也没那么脆弱,过度保护反而有害。
 
许多家长见孩子没胃口、便秘,就总以为孩子“热气”,经常给他喝凉茶,这种现象在广东地区尤为严重。孩子本来就是虚寒体质,很少有“热气”的情况,没胃口、便秘多是因为肠胃功能不成熟。凉茶会损害脾胃,造成脾虚,令肠胃更加不好。
 
 
 
四招判断宝宝的消化功能
 
许教授认为,孩子消化好则百病不侵。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消化好不好呢?他给家长们支了四招——
 
1、睡眠:“胃不和而卧不安”,肠胃不舒服的时候,睡眠质量也不会好。如果发现小孩子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香,就很可能是肠胃有问题、消化不良。
       
2、口气:判断宝宝消化状态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早上起床时闻一闻他的口气。如果口气闻起来有酸臭的气味,就证明消化状态不太好如果口气清新,就证明消化状态还是不错的。
              
3、舌苔:舌苔显示的就是胃气,健康的宝宝舌头为淡红色,舌苔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如果孩子的舌头上覆盖了一层白色或黄色的舌苔是消化不好的表现。
           
4、大便:如果孩子的大便频率、时间较平时有所变化,比如平时每天都排便,现在两三天才一次,或者平时都是上午排,今天却晚上排,这些微小变化都表示他肠道消化分泌不太正常。一些BB拉出来的大便有一些绿色,也表示消化不是很正常;大便中有黏乎乎的东西,就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孩子消化不良更易出虚汗、过敏
                
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容易出虚汗。许教授指出,很多小孩出汗就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正确的做法不是补,而是要助消化,保护肠胃。出汗跟脾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饮食不合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体虚,也就变成是出虚汗了。
               
夜间磨牙是消化不良。孩子长乳牙或换牙时容易磨牙,口腔炎症会导致磨牙,还有睡前或半夜吃东西,消化不好,也会导致磨牙。很多小孩夜间磨牙都是因为不消化,饮食方面不节制导致胃肠的功能混乱,这时就要改变一下喂养的习惯。
                
有些小孩平时吃鱼和虾没问题,偶尔一次吃了以后就过敏,这也跟消化不好有关,胃里产生寒邪,一吃鱼虾等高蛋白的东西就会激发元气,元气一激发就会正邪一斗争,寒邪就会泛皮肤而上,就会过敏。
                    
家长判断孩子“热气”很多时候是看孩子的大便硬,呈羊屎状。其实这种情况大多都不是“热气”,而是孩子脾虚,肠道功能受了影响,大便不能及时排出,水分就被肠道吸收走了,所以大便才变得很硬。
                         
此外,孩子挑食多半也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好,肠胃功能受损。挑食会导致营养的不均衡,孩子的体质下降。
 
                               
儿童养脾胃须知
 
多吃温热食物
 
许教授建议家长少让孩子吃寒凉的食物,除了凉茶之外,绿豆糖水最好也少喝;西瓜、火龙果、奇异果、山竹、香蕉、梨等水果也属于凉性,应尽量避免。   

按摩也能健脾胃                            
许教授表示,孩子没胃口的时候,按摩背脊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家长可以顺着孩子的脊椎来回轻捏其背。而如果孩子出现便秘的问题家长帮助孩子进行腹部按摩,顺着大肠的方向顺时针揉搓1~3分钟,有助于孩子排便。手指螺纹面顺时针揉1~2分钟,从指尖往关节的方面推,或者揉按足上,也有这个效果。
                           
问与答                                
 问:孩子吃饭很慢,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还在吃。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呢?答:孩子吃饭慢,是因为脾胃功能受到了损伤。孩子不想吃,别逼他,吃得慢,也不用催。而且,吃了助消化的东西,就要少吃难消化的食物,不然不能起作用。助消化的同时还要节制饮食,这样就能达到预防生病的目的。        
                   
孩子不需清热解毒
广东人经常担心“热气”,常喝凉茶,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但儿童多为虚寒体质,很少会有“热气”。家长所说的“热气”其实是湿气,是因为不消化引起的。所以这时候并不需要喝凉茶、清热解毒,正确的方法是助消化。吃不下就饿一会儿饥伤脾,饱伤胃。现在的孩子有全家那么多人关心着,很少有饥饿的,但过饱的问题比较多。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营养不良,却从不担心孩子撑着。其实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饥饱,他不想吃饭的时候应该顺着他。如果硬逼着哄着孩子吃,吃得过饱,消化当然不好了。不过,如果孩子是因为贪玩、看电视而不想吃饭,家长就不能放任,应及时纠正。此外,给孩子捏捏背脊也有助于改善食欲。晚间尽量少进食人在睡眠的时候,肠胃工作效率比较低,如果晚间进食过多,会对肠胃形成负担。很多家庭的喂养习惯都有问题,不少孩子都是睡前或半夜要喝奶,甚至有的孩子含着奶瓶就睡着了。这样的孩子就经常会有喉咙发炎、大便不正常的问题。从孩子半岁开始,家长就应该尝试改变喂养习惯,逐渐减少孩子晚间的食量。对于孩子半夜喝奶的习惯,要像戒母乳一样坚决戒断。


专题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