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 觉醒课堂> >

跟着《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学会断舍离

发布时间:2016-09-18 10:30:42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原创


“通过看得见的物质世界,清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
(温馨提示:处理用不到的东西,可以考虑送人、捐助贫困地区,避免物资浪费。)





初看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时候,我觉得它是一部雷剧。这部由片段故事和动画片拼凑而成的电视剧,实在超越了正常的审美,再加上全篇无论布景还是人物的衣着,都呈现出一股性冷淡气息,看得人无力。

但是在第二集的时候,我的这种感受完全被推翻了,然后,我就深深迷上了这部充满禅意却用温馨喜剧包裹着的小清新。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是一部手法独特的日剧,讲的是生活中最朴实无华的片段,拼接了家庭的整理法则。整部剧只有6集,也像麻衣的房间一样简洁干净,每集都严格地分为三个部分,主线是麻衣的生活,副线是麻衣的朋友和学妹的茶话会,讲述整理与感情之间的关系,还有一段则是动画片,做整理教学。但实际上该剧包含了最重要的生活哲学,那就是断舍离。整部剧无欲无求,干净得令人心碎。

普通的日本主妇麻衣,自称“丢东西的变态”,喜欢把生活里的各种物品缩减控制在最低需要的程度,她的生活态度影响了自己的丈夫,以及不会整理的母亲和外婆。

断舍离,是日本整理专家山下英子一本书的名字,她关于整理的概念就是:断—不收集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没有用的东西;离—放弃对物质的迷恋。随着图书的畅销,“断舍离”被衍生为“断绝、舍弃、脱离所有不舒服的生活,彻底摆脱对物品的迷恋”,并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就是在完美地诠释着断舍离的整理法则以及它背后的生活哲学,而且使用了一种十分深入浅出并赏心悦目的方式。断舍离看似是一种整理手段,逐渐被衍生为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态度,但是《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却告诉大家,断舍离实际上是一种最深刻的感情,以及自我发现的过程。










麻衣说:为了长久使用不被丢弃,使用物品的时候会更加珍惜它。
麻衣说:与其让物品品尝孤独,不如丢弃掉,让更适合它的人得到。
麻衣说:一旦和某个物品保持距离,就到了该结束的时候,恋人也是这样。
麻衣说:不买新东西,所以就会更珍惜现有的东西。
麻衣就是用这种极简的生活态度,去处理自己的日常。看似冰冷决绝,实际上则饱含了浓情。麻衣对生活的态度是,让真正充满爱的物品包围住自己,而不需要那些废弃的物品和感情,浪费自己的生命。




所以在《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最后一集,不擅长丢弃任何物品的外婆死去后,麻衣和妈妈在外婆堆积如山的物品中挑选了她生前的最爱放在灵柩里,才发现实际上我们生命中虽然与很多物品相伴一生,但真正能够寄托情感的物品,也不过那么几样而已。过多的物欲消耗了我们的感情,反而无法认清真正的心。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日本电影《入殓师》,也有一段关于死去后会在棺椁里放什么物品的片段,其实一个人生命终结,做到真正无欲无求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真正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回到《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这部剧里,也许你不会很爱这部剧神叨叨的表现手法,但你一定会被反复出现在剧中干净、整洁的空间所折服,虽然麻衣的物品很少,少到只有维持生活的必须,但她的生命却很丰满,她用幻想购物满足物语,极少却极心爱的物品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有相濡以沫的丈夫,有彼此深爱的家人。



房间很空,每个角落都零零落落,但实际上在这片宁静的空间里,你心中拥有的是全世界,这就是断舍离的哲学。

最后想说一个遗憾,《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有一个人物非常有趣,那就是麻衣的先生,他永远学不会断舍离的法则,就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不购买、不收集、不拥有,没有真爱的刹那,就没有丢弃的痛苦。

这是另外一种处世之道,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比起麻衣的断舍离,似乎更高一段,不过很可惜的是关于先生的内心,在该剧中并没有任何展开。

通过看得见的物质世界,清理看不见的精神世界,跟着《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学会断舍离。

殷维

专题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