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 觉醒课堂> >

要求孩子开口说话前,要先教会他“请你像我这样做”

发布时间:2016-09-18 09:01:00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原创


在有过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打交道的经验后,你会发现这些孩子是多么缺乏模仿能力,或者说他们的模仿总是发生在错误的时间,也许正是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失败的模仿经历,使他们有了不适当的模仿特点。
多年的培训经历发现,儿童在学会复杂行为之前,首先是从他的同伴或大人那里学习较为简单的东西。
今天分享的内容重在教孩子具备初步的模仿能力(其中有些可以说是在建立模仿意识和基础)。
 
模仿训练的模式
教你的孩子在听到“这样做”时,按照示范模仿出较简单的动作(例如,举手、拍腿、摸鼻子)。这些新学会的模仿性行为可以被用来教孩子生活自理、游戏、运动以及其它可以被接纳的社会介入性行为。
 对他人的模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整体社会性及智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对孩子模仿能力的基本训练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注意身边其他的人,变得对其他人的活动感兴趣。总之,模仿训练可以使孩子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能够有得体的行为能力。

模仿练习的前提是控制孩子的注意力
练习孩子的模仿行为时仍然要注意发展他的目光对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但如果孩子经常有干扰性动作,如自我刺激或大发脾气,在训练开始之前要先建立(eye-to-eye)目光对视。如果孩子的眼睛不看着你,他可能就看不到你的指令,这就是说,你在训练动作模仿的时候要不断持续地努力抑制孩子的发脾气和自我刺激行为,并不断地将“对视”作为强化的目标。如果孩子虽然坐在了椅子上,但总是在四处环视,笑,挥手,神色游离……,你会工作得很辛苦。 
因此,你一定要坚定地消除孩子的这些行为,让他感受到,你是认真的,不会忍受他哼唧,哭闹,烦躁,发脾气,自我刺激或任何可能干扰他学习的行为。在你越来越能控制他的过程中,你毫无疑问地发现孩子对你也越来越尊重。
一旦孩子能够在椅子上坐住一个可以接受的时间(约2-5分钟),没有干扰性行为,并能用眼睛注意老师的脸,就可以开始做非语言性动作模仿的训练了。

开始本教程学前应当掌握的知识点:
注意力:论孩子注意力的养成
坐姿:把孩子留在座位上是上的第一步
消除干扰行为:忽视是消除逃避的最好方法
行为记录:是验证教育方法有效的唯一途径

举手
第1步:(准备姿势)让孩子坐在你的对面,双手放好,看着你的脸。
 
第2步:刺激。大声地发出语言指令:“这样做”,同时夸张地将你的双臂向头顶
上方抬起。如果孩子没有模仿你的动作,给予辅助以使他作出正确反应。
 
第3步:辅助。重新发出指令:“这样做”,同时像第2步中那样示范动作,在完
成你的动作示范后,扶着孩子的前臂将他的手臂抬向头顶上方,保持姿势一秒钟。或者有一个协助者站在孩子的背后辅助他(将手臂抬起)。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语言指令“举手”也可能是一种辅助。如果孩子反应正确,夸奖他“举得真好”或给他奖励一点食品。如果孩子能保持他举手的姿势,注意对此给予夸奖。
 
第4步:辅助消失。如果在接下来的回合中,没有第3步中的辅助孩子不能作出
正确反应(将手直接举过头顶),你应该在以后的若干个回合中继续给予辅助,然后再或逐渐尝试消失辅助(试想用10个回合)。例如,说:“这样做”,然后将孩子的双手平行地举到头顶,松开手,立刻将你自己的双手作出同样的姿势,如果此刻孩子依然保持着他的姿势,哪怕只有一秒钟,夸奖他;如果你松开后他不能保持姿势,返回到第3个步骤。
 
第5步:如果在接连的几个回合中孩子都能在第4步的辅助下有适当反应,你就要继续消失辅助,直至达到你的训练目标:发出语言指令:“这样做”,在将你的双手向上举起的同时,提住孩子的手腕帮助他向上抬(注意提的时间要短暂)。如果孩子模仿你将他的双手保持在头顶上方,哪怕保持的时很短,夸奖他的表现。如果他没有正确反应,退回到第4步中描述的辅助上。
 
第6步:尽管第5步的辅助可能促进孩子达到正确反应,你也要继续消失辅助。
代替第5步中抓住孩子的手并向上拉的辅助方式,在你将自己的手举高时,只是用你的指尖将他的手臂向正确的方向推一下,如果孩子模仿你,立刻夸奖他,然后在以后的回合中尝试不给予辅助。
 
假如孩子在接下来的每个回合中反应都正确(在第6步的辅助条件下),你要逐渐到消失辅助,直至孩子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能够模仿你。
 
注意:
记住要慢慢地消失辅助,在一级水平的辅助消失或减弱之前,孩子能够在这种辅助条件下成功地完成几个连续的回合。如果辅助减低一级后孩子不能模仿你的动作,返回到更有效或降低“以前”的辅助。
 
在许多时候,孩子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需要这么明显或大量的辅助,他可能完全不注意手上发生的事情。
 
许多孩子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尽可能少的做你要他们做的事,如果他们感觉到这样表现会使他们逃脱(课题)。因此在进行你的步骤操作时,你要严格并且“一丝不苟”地对待孩子。
 
当你的孩子能够在连续的几个回合中不用辅助作出正确反应后,你就何以进行下一步了。
 
合格反应的标准是:在10个连续回合中有9次正确,或在20个连续回合中有18次正确。
      
你选择的下一个要教的动作应该与第一个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可以使孩子很容易地识别出来(tell them apart)。我们的下一个动作是“摸鼻子”,因为它与“举手”很不一样。
 
 
 
摸鼻子
第1步:(准备姿势)让孩子坐在你的对面,双手放好,看着你的脸。
第2步:刺 激。说:“这样做”,同时夸张地将你的手抬起来,用一个食指触摸你
的鼻子。
第3步:辅 助。如果孩子没有作出摸鼻子的反应,或者他的反应是错误的“举手”
(很容易发生),你就要根据孩子反应的情况,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辅助措施。如果他完全没有反应,你就要重发指令“这样做”,并夸张地拿起他的手,帮助他用一个食指摸鼻子。让他保持这个姿势的同时,你用自己的另一只手的食指指自己的鼻子,并立即夸奖他“摸得好!”。如果此时孩子将手抬起来,你必须大声而清楚地告诉他:“不行”,因为孩子现在还不能完全注意到发生的事情。在说过“不行”之后,有5秒钟不看他,然后开始下一个回合。发出“这样做”,然后按照本步骤中给出的那样进行辅助。
第4步:消失辅助。你要慢慢地消失所有的辅助,致使孩子完全能够在没有任何
辅助的条件下模仿出你摸鼻子的动作。
例如,在用第2步中的辅助操作几
个回合之后,减弱辅助:你只要辅导孩子的手指向他的鼻子,让他自己去指。如果他摸到了他的鼻子并保持姿势哪怕一秒钟,热烈地夸奖他“摸得真好!”如果他不能保持姿势,运用第2步中的辅助方式。如果孩子在这种减弱的辅助下也能完成正确反应,在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中继续尝试减弱辅助的程度。例如,你可能只是将孩子的手从腿上向他的头的大致的方向拿开,如果他摸到了鼻子,夸奖他,然后继续消失辅助,或者尝试不给辅助。如果这时他不能摸到鼻子,你就要回到前一个较大程度的,较少减弱的辅助上去

专题推荐 More